更新时间:2025-09-15 12:07:34 浏览: 次
近日,将乐县闽台“乐野宫”茶产业文化园,“山水茶坞・镛城茗香”茶产业交流会在此启幕,40余名台湾同胞、茶界同仁围坐茶席,品茶香、听茶道,共话合作新思路。
为推动将乐茶产业发展、促进闽台茶文化交流,将乐县白莲镇携手福建柳澜文旅,共建闽台“乐野宫”茶产业发展项目,以“山上山下”多元融合为目标,开发小王水库坝上坝下旅游业态,建设茶加工、展厅、研究院、民宿等茶产业综合体设施,助力打响本地茶品牌与两岸产业融合。目前,项目主体工程、制茶场及停车场、绿化、水景等配套已完工,整体发展向好。
“除了感受悠久的种茶历史,体验采茶、制茶的乐趣,园内还精心打造了特色餐饮、游乐宫殿等众多拍照打卡场景,以吸引更多游客。”项目负责人揭炳辉介绍,闽台“乐野宫”茶产业文化园自今年1月投用以来,共接待游客2万人次。
将乐山清水秀,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面、金溪河中下游,山高林密藏云雾,土壤里满是滋养茶树的养分。茶农们常说:“我们的茶树喝着山泉水、晒着温和的太阳,茶叶自然带着甜。”
近年来,将乐县紧紧围绕“一乡一品牌”“一村一特色”的产业布局,将茶产业作为“调整产业结构、增加农民收入”的着力点和突破口,通过引进龙头企业、培育本土特色企业,辐射带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截至目前,全县茶园面积超6700亩,干毛茶年产量近950吨,产值突破1000万元;拥有“茶叶种植+生产加工”企业5家、茶叶加工企业1家,此外还有2家涉茶类加工企业,分别是辣木茶加工企业和擂茶加工企业。
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,将乐县在传统茶叶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,积极借鉴福鼎白茶、大田美人茶等先进加工工艺,并结合本土特色,成功研制出(花香)白茶、美人茶(乌龙茶)等新产品,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,适应市场需求。
随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,将乐的茶叶销售网越织越广。目前主要销往武夷山、福州、广东等地,约占总产量的55%;部分产品还远销山东、上海、浙江等地,约占总产量的35%。
将乐的茶韵里,最浓的一笔是擂茶——它不是普通饮品,是刻在当地人生活里的文化符号。结婚添丁、乔迁升学、做寿待客,少了擂茶就少了“仪式感”。2008年,将乐擂茶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同年将乐获评 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(擂茶)之乡”,后又两次获此殊荣,足见其文化分量。
冬春加生姜、肉桂驱寒,夏天加鱼腥草、凤尾草防暑,秋天添菊花增香,爱喝浓香型的还会把芝麻、花生炒香了再擂。高唐镇常口村建了擂茶文化街,邱彩立大姐的擂茶体验馆成了“文化窗口”。游客坐在擂钵前,握着茶杵把茶叶、芝麻、花生磨成细末,冲上开水的瞬间,白雾裹着茶香腾起,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。这碗擂茶不只是好喝,还有养生功效,老人们常说:“喝一碗擂茶,浑身都舒服。”
据介绍,辣木茶是把辣木的枝叶和辣木籽,按照一定的比例科学调配出来的保健食品,具有降三高、消除疲劳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。近年来,将乐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,走进田间,扎根加工厂,与企业技术员共同研究、试制,成功研制出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辣木茶,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。
两岸茶会、擂茶风味……将乐茶香中裹着两岸情怀、历史韵味与生活温度,茶香沁人心脾,为乡村振兴增添了醇厚底色。